【文传学院】创意,让乡村更美好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方案

时间:2021-11-27浏览:20设置

创意,让乡村更美好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方案

一、活动背景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充分体现了我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的战略定力。浙江省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省,高水平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样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从党的历史使命出发,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党支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创意,让乡村更美好”的理念,通过走进乡村,深入实地,从产业规划、文化创意、数字赋能等多层面赋能乡村振兴,让更多创新想法在浙江农村大地生根发芽,推进浙江新时代美丽乡村和未来乡村建设,用青春力量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目的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做乡村振兴的助力者。同时通过线上线下、视频+实地走访等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浙江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增强助力浙江“两个先行”的信心决心。以“创意,让乡村更美好”为主题,党支部成员通过学习三农理论、研读优秀案例、深入田野调查、设计创意方案、讨论交流感受等形式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领略红色经典文化与音乐。支部成员在学习理论中体会信仰的力量,在研读优秀案例时分析杰出的奇思妙想,在践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贯彻乡村振兴理念,传承振兴精神,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示当代青年党员的青春担当,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活动主题与思路

活动主题:创意,让乡村更美好

活动思路:本次主题党日主要包含四部分,一是学·倾听总书记的话语。统一组织全体支部成员学习三农知识,积极听取党的二十大报告,研读党的二十大精神,透彻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理论的重要论述。二是思·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组织全体支部成员统一观看《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节目中《昊苑村——贺兰山下美酒香》《六赢村——莲藕之乡 同心共赢》《新寨村——远方飘出咖啡香》等栏目,学习并实地调研习总书记点评过的浙江案例——杭州市下姜村,深入挖掘和探究该村发展的策略,总结归纳浙江案例的发展经验,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入学习乡村振兴的相关知识,加强实践能力。三是践·落实总书记的要求。选取金华市源东乡东叶村作为目标村落,组织全体支部成员深入田野进行实地调研,依托当地文化、生态资源,基于乡村振兴和区域文旅特色等制定文旅产业和场景开发两大实践主题,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制定符合该村发展的振兴策略,多维度实现创意让乡村更美好的愿景。四是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开展我为振兴献一策的座谈会,并围绕如何走出有创意的振兴之路展开交流讨论,鼓励支部成员畅所欲言,上台展示自己为所选村落制定的发展策略和振兴方案,交流自己在思考乡村开发时的创意思路和设计灵感,并互相借鉴如何有效巧妙的利用本村资源总结讨论作为新时代青年和共产党员在乡村振兴方面应该有怎样的作为,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四、活动对象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党员之家成员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党支部

五、活动时间

2022年11月底

六、具体组织及实施过程

(一)学·倾听总书记的话语

本次主题党日将从党的二十大重要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两大内容来组织支部成员学习理论知识,为后续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为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从“实施”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渐显,已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凝聚共识,汇集全社会力量投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统一组织全体支部成员学习三农知识,积极听取党的二十大报告,研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从大历史观的视角,提出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等科学论断,强调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必须统筹做好长远全局谋划,搞好顶层设计,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拧成一股合力,分阶段扎实推进实施。通过研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支部成员将撰写思想汇报与学习心得,透彻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乡村振兴理论。

(二)思·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全体支部成员统一观看《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节目中《昊苑村——贺兰山下美酒香》《六赢村——莲藕之乡 同心共赢》《新寨村——远方飘出咖啡香》等栏目,通过观看乡村美丽风光与淳朴风情,以及片中各行各业人们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发大家对“三农”问题的思考,号召更多年轻的新鲜血液关注基层、投向基层。

借助习总书记点评过的杭州市下姜村转型的优秀案例,指引支部成员积极学习乡村振兴的落地实践。2003年到2007年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到下姜村实地考察,指出阻碍下姜村走上富裕之路的症结所在:“没有做到优质高效和错位发展”;并为下姜村的发展指出了正确方向:“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抓住当前科技进步的机遇,建立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业的机制,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在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的奋斗下,下姜村发生了蝶变,从“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的“穷山村”变身农旅融合“绿富美”,呈现出一派乡村振兴的美景。

支部组织成员走进下姜村进行实地寻访,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系列变化,深入挖掘和探究该村发展的策略,进一步深入学习乡村振兴的相关知识,加强实践能力。将寻访材料和学习心得制作成寻访动画,用实例介绍优秀党员如何将理论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进一步为支部成员指引实践方向,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三)践·落实总书记的要求

学院院长施俊天老师曾获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致力于乡村振兴开发,领衔的“希望之光——施光南故里”景观提升设计项目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九届“为中国而设计”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在施院长的指导和带领下,经过前期深入的理论学习后,支部选取有着丰富红色资源的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施光南故里东叶村作为目标村落,组织全体成员深入田野,进行实地调研寻访,感受村落红色文化,总结乡村可发展资源。

支部成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将乡村特色的文化创意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基于乡村振兴和区域文旅特色等制定文旅产业和场景开发两大实践主题,依托当地文化、生态资源,挖掘东叶村施复亮施光南故居、施光南纪念馆、施复亮与施光南陵园等红色资源,结合《在希望的田野上》红色音乐文化,规划源东乡东叶村红色旅游路线,设计打造红色主题音乐展演,排演施光南人物形象话剧,建设红色音乐研学基地和红色文化艺术陈列馆等方案。同时围绕东叶村白桃资源打造“白色桃源”的辅助发展主题项目,将白桃采摘、白桃衍生品制作等融入项目发展中,拓展项目主题内涵,打造一条属于东叶村的红色旅游发展之路,制定符合该村发展的振兴策略,多维度实现创意让乡村更美好的愿景。

支部成员所设计红色文旅乡村振兴方案获东叶村村委好评,并获全国红色旅游创意大赛华东赛区二等奖两项和校农信杯、挑战杯等比赛二等奖两项。通过实地寻访设计与参加比赛,支部成员用自身专业所学助力东叶村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更加深入的感悟到了施复亮与施光南先生的红色事迹与革命精神,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理论思想,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专业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四)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在完成东叶村的振兴开发设计后,支部成员开展“我为振兴献一策”的座谈会,进行东叶村设计成果展示,并围绕“如何走出有创意的振兴之路”展开交流讨论。座谈会中,支部成员畅所欲言,上台展示自己为所选村落制定的发展振兴方案和实际成果,交流自己在思考乡村开发时的创意思路和设计灵感,并互相借鉴如何有效巧妙的利用本村资源,走好有新意的乡村振兴之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深入学习、研读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学好学科知识,提升青年学子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让乡村振兴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作为支部成员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更多同学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去,发挥好、履行好新时代文管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深入实践,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七、活动特色

(一)全面全力学:全面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支部成员深入学习“三农”知识,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两大内容来中学习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研读习总书记在“八八战略”中强调的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乡村振兴。支部成员深刻领悟党关于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系统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深入深刻悟:深入乡村实践调研领悟新思想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化产业管理党本科生支部组织支部成员观看《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节目,成员们观看后深受鼓舞,加深对乡村振兴的认知和理解,并感受到身上的时代责任和重担,提高了对浙江实践的自豪感。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支部成员希望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的形式加深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支部成员紧跟总书记的步伐,前往杭州市下姜村调研,走进乡村,了解乡村,追寻这个小村飞速发展的足迹提高对浙江乡村振兴实践的自豪

(三)创新创意行:绘出心中最美乡村振兴新图景

支部成员积极组队参加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深入乡村的广阔天地,用知识打造乡村,在乡村实践中升华人生价值。前往金华源东乡东叶村进行调研,立足东叶村悠久的红色文化与质优味美的白桃资源,打造东叶村红色文化与特色农业相结合的创意振兴方案,使其走出浙江。调研寻访结束后,成员们对东叶村进行SWOT分析和客源市场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东叶村进行红色旅游路线的规划,设计打造红色主题音乐展演,排演施光南人物形象话剧,建设红色音乐研学基地和红色文化艺术陈列馆等,融合白色桃源主题项目,并借助多渠道进行宣传

一直以来,支部成员在乡村振兴中逐渐融入自身对未来使命的认同,到乡村去、到最需要振兴的乡村去,通过乡村振兴创意方案的策划,绘出当代青年大学生党员心中的最美乡村振兴图景,也使其成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品牌,更是主题党日活动的特色。

八、主要成效

(一)紧跟时事,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

在党带领下,支部成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积极研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跟时事热点,深入剖析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习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支部成员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乡村振兴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对乡村振兴的更深入理解支持着支部成员更好履行党员义务,更好挖掘乡村振兴的内涵。

(二)回顾经典,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初心使命与担当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中,支部成员通过观看《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节目和走访习总书记点评过的先进示范村回顾经典,深切感受前辈力量,学习榜样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先进示范村的变化,感知中国共产党人服务为民的信念和扎根一线的情怀。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旨在引领支部成员不忘初心,步履不停地踏上“赶考”之路,勇肩时代重任,不断强化党员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止。

(三)履践致远,进一步提升青年学子的专业素养与技能

此次活动以实践调研为切入点,鼓励支部成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历紧密结合,提高支部成员在学习乡村振兴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实践创新水平。

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强调“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作为青年人,让我们勠力同心、踏浪前行,积极实践,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及专业能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展现青春激情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九、反思总结

(一)聚焦专业,策划在先

支部成员的结合专业特色进行乡村振兴创意方案的策划,对参与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支部成员进行民意调查,征集活动的满意程度,个人的学习程度以及对未来的改进建议。积极结合专业,使得此次活动成果得以优化后成为支部特色品牌项目从而得以持续推进,并探索主题党日活动的实效性。

(二)聚焦问题,学习在先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聚焦于乡村振兴的社会问题与时代问题,认真、深入的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理论论述。在本次活动中,支部成员对乡村振兴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战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活动结束后,党支部书记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请专业指导老师对活动成果进行点评,并提出指导意见。在修改完善后联系院融媒体中心对成果册进行宣传。从而为今后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积累经验。同时,支部成员将进一步的总结归纳活动开展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为何开展乡村振兴活动、如何开展乡村振兴活动并深入讨论研究大学生党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该如何更好地结合专业特色致力于乡村振兴活动。

(三)聚焦载体,创新在先

支部成员对此次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总结支部成员个人感受。同时支部讨论下一阶段的支部活动主题及实行方案,争取在此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秉承创新的理念,结合专业特色,争取让主题党日活动更加入脑、入心、入行。

浙江师范大学党员之家版权所有 © 1998-2015
电话:057982298931 电子邮件:dyzj@zjnu.cn
地址: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 邮政编码:321004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