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守,昭昭素心作育英才。
潜精研思,勤勉笃行积蓄涵养。
从容不迫,但求耕耘莫言成败。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奋勉又乐观的老家人——陈耿洋。
砥志笃行为本心,德才兼备严修身
“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登上三尺讲台,是陈耿洋奔赴山海的终点所在。因为想为莘莘学子传递更多的知识,塑造学生良好德行,所以她选择读研深造,完善自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研究课题,从各类学术讲座中拓展视野、获取灵感;明晰不足,在师友的帮助和书本的指引下探索解决之道;多方尝试,创造性地总结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陈耿洋以四年静心沉潜,最终成功保研浙师大,继续向更广阔的天地进发。
尽管保研之旅已落下帷幕,但赶赴杏坛的路程仍在继续。如今,选择精简社交的她,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深耕学业与自我完善中:增加阅读量,提升师范专业技能,参与教学训练课程,发展唱歌、跳舞、摄影等爱好……这都使她具备更多一往无前的勇气与自信。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陈耿洋以此为座右铭,沉淀自我,静候花开。
与君有缘初相识,追攀更觉相逢晚
回想大一,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对推文制作有着极强好奇心的陈耿洋了解到了校党员之家,并凭借自身的才华与努力顺利地进入文编部。一入“家”门情深似海。从此,党家便成了她心灵的另一栖息地。每一篇推文的诞生,每一次活动的参与,每一个在大活会议室奋斗的日夜,连同墙上的身高刻画线和值班日记本,都成为她关于“家”的记忆珍藏。
“如果说我的大学生活是一幅画,那么其中绝大部分色彩都来源于校党家。”参加竞赛时,不同专业的“家”人们围桌探讨,共同点亮屏幕前的每一个深夜;登台表演的准备过程中,音乐专业的老“家”人细心为她指点唱歌技巧;欢送会的节目表演和小朋友们精心准备的礼物,带给她无限的爱与感动……细数过往时光,那些同力协契的日子,都如熠熠星光,闪烁在时间的银河里,照亮奔波的方向。
鲜衣怒马少年行,相偕相长日精进
党家,不仅为陈耿洋的大学之画增添色彩,更使她拥有绘画更多图画的可能。无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受益终身的社交礼仪,还是“95分原则”的严格要求,积极乐观的心态,都在不知不觉中为她的人生画卷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拥有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她,也在处理繁杂事务中锻炼出了自己的技巧——规划清晰,提前安排任务;随记灵感,以备忘录留存巧思瞬间。
严谨、用心、积极,陈耿洋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人生风景,以沉着乐观之心笑对风雨。
一切经历,皆是成长。“家”的文化,让陈耿洋得以从浸润中获得成长。微信推文的撰写,提升了陈耿洋对新闻的敏锐度,以及对文字的掌控力。党家活动的组织参与,使她具备沟通协调能力,能泰然自若地应变突发场景。作为新闻宣传中心的主席,她学会了如何凝聚一个中心的力量。面对重大活动的推文推送,陈耿洋有条不紊地组织文编部、摄影部和网宣部的“家”人工作,使得每个部门都能尽其所长,助力党家枝繁叶茂。
在陈耿洋看来,这里不仅是情感的连接点,更是通行未来的桥梁。这些成长经历,都会在不经意间为她筑起阶梯,助她抵达梦想的高塔。
眼眸有星辰,心中有山海。陈耿洋秉持初心,拾阶而上,在平凡的岁月中写下纯粹的爱与梦想。放眼未来,她拾掇行囊,撷取满怀“家”情,于“家”的熠熠灯火下且歌且行,一览远方春山澹冶。
文字:谭进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