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负责人 | 学院 | 课题名称 | 成绩 |
1 | 毛素仙 | 经济与管理、中非国际商学院 |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学习强国APP对高校大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2 | 杨 桦 | 法政学院 | 关于高校学生党员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效果探析及改进机制研究 | 合格 |
3 | 王佳佳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建中的作用 | 合格 |
4 | 程凌洲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学生党员视角下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员先锋岗的模式探索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5 | 曹雨欣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6 | 夏颖超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及机制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7 | 李昕怡 | 教师教育学院 | 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立高校党校“体验式学习”模式途径探析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8 | 黄 悦 | 教师教育学院 | 以学生党员为中坚的高校与红色基地双向互动平台的建构与发展 | 合格 |
9 | 褚佳怡 | 教师教育学院 | 党员线上学习平台在大学生党员群体中的使用情况调研及优化推广研究 ——以“学习强国”APP为例 | 合格 |
10 | 蒋鸥晨 | 教师教育学院 | 基于红色研学的大学生党性培养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11 | 张乐颖 | 人文学院 | 人才培养视域下师范类高校开展微型党课大赛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12 | 张梦露 | 人文学院 | 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背景下样板支部培育策略探析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13 | 殷碧汝 | 人文学院 | 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发挥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14 | 丁雨萌 | 人文学院 | “一院一品”视阈下高校“党建品牌”培育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15 | 陈丽芳 | 人文学院 | 高校学生支部党建活动“品牌化”培育的现状探析和策略优化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16 | 应佳窈 | 人文学院 | 新时代背景下“学习强国”APP手机端使用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以浙江省10所高校为例 | 合格 |
17 | 郑小红 | 人文学院 | 校地合作视阈下大学生党建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以浙师大人文学院为例 | 合格 |
18 | 邹 烨 | 人文学院 | 高校党员之家在提升学生党员素质方面引领作用的发挥机制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19 | 蒋 煜 | 外国语学院 | “全媒体融合”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以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 合格 |
20 | 沈心悦 | 外国语学院 | 教师党员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 | 合格 |
21 | 邰东芝 | 外国语学院 | 新时代背景下关于党员学生干部对朋辈党性修养提升的示范效应实践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22 | 虢明蓉 | 文传学院 | 融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宣传创新策略探索 | 合格 |
23 | 韩宜家 | 文传学院 | 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实践项目 | 合格 |
24 | 来晨晨 | 文传学院 | “短视频+”视野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党建宣传的“微路径”研究 | 合格 |
25 | 吴宇宁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志愿服务活动对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作用研究 | 合格 |
26 | 杨鑫鑫 | 物理与电子信息 工程学院 | 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积极性调查探析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27 | 施雨欣 | 物理与电子信息 工程学院 | 党员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28 | 叶丹怡 | 地理与环境科学 学院 | 基于TOPSIS“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优化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
29 | 施 煜 | 国际文化与教育 学院 |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全链条”机制探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合格 |